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战略防务协议,核保护伞引发中东局势震荡
近日,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一项重磅防务协议,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·阿西夫更是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,该协议允许沙特在必要时使用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量。这一表态瞬间让中东局势紧张升级,尤其是以色列和伊朗等地区大国纷纷绷紧神经。外界普遍认为,这不仅是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化,更可能成为中东新一轮战略博弈的导火索。
协议内容:从军事互助到核威慑共享
9月17日,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访问沙特首都利雅得,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·本·萨勒曼共同签署了名为“战略互防协议”的防务合作文件。根据协议内容,两国承诺在遭受外部威胁时互相提供军事支持,包括情报共享、联合军事行动等。而最引人注目的是,巴基斯坦国防部长明确表示,该协议涵盖核威慑力量的使用权。
巴基斯坦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核武国家之一,拥有约170枚核弹头,并具备成熟的导弹投送能力。沙特虽未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,但已从中国采购了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。两国军事能力的结合,意味着沙特在地区冲突中多了一张“核牌”,而巴基斯坦则借此巩固了与沙特的战略联盟。
展开剩余72%历史渊源:从金钱援助到军事同盟
巴沙两国的紧密关系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。当时,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让沙特深感不安,而巴基斯坦正因核计划遭受国际制裁,经济陷入困境。沙特迅速伸出援手,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数亿美元的秘密资金援助,帮助其核计划渡过难关。退役巴基斯坦军官费罗兹·哈桑·汗曾透露,这笔资金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,成为巴基斯坦核武研发的关键支持。
此后,两国军事合作上越走越近。巴基斯坦曾多次派遣军队协助沙特守卫边境,而沙特则投资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军工厂。共同的逊尼派背景以及对伊朗的警惕,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。此次协议的签署,可以说是这一长期合作的升级版。
沙特为何此时寻求巴基斯坦的核保护?
近年来,沙特对美国的安全承诺越来越缺乏信心。拜登政府上台后,不仅限制对沙特的军售,还在伊朗核问题上态度摇摆,这让沙特感到被“抛弃”。尤其是9月初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事件,更让海湾国家意识到,依赖单一盟友的风险极高。
巴基斯坦虽然经济实力有限,但拥有60万现役军队和成熟的核武库,军事能力不容小觑。而作为回报,沙特承诺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投资,帮助其缓解军费压力——目前,巴基斯坦的国防预算仅为印度的七分之一,而印巴边境冲突却持续不断。
以色列与伊朗的焦虑
以色列作为中东唯一实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(尽管官方不承认),长期以来依靠核威慑维持地区优势。然而,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延伸至沙特,意味着以色列可能面临新的战略挑战。此前,沙特曾在美国斡旋下考虑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,但前提是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承认巴勒斯坦建国。如今,沙特有了巴基斯坦的核支持,谈判立场可能更加强硬。
伊朗方面同样感到不安。作为沙特的地区宿敌,伊朗近年来加速推进核计划,而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联盟无疑会刺激德黑兰进一步行动。国际观察人士担忧,这可能引发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,甚至影响美国试图构建的“中东版北约”计划。
印度的反应与地区影响
印度外交部已表态,将“密切关注该协议对地区稳定的影响”。长期以来,印度的核威慑主要针对巴基斯坦,而如今巴基斯坦与沙特结盟,意味着巴方可能将更多军事资源转向中东,减少对印巴边境的压力。此外,印度与以色列关系密切,两国在军事技术合作上往来频繁,沙特-巴基斯坦的联盟可能迫使印度重新评估其中东政策。
与此同时,沙特是印度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和海外劳工输出地,若地区局势因核威慑升级,印度的经济和能源安全也可能受到影响。
核扩散风险与国际社会的担忧
沙特虽然是《核不扩散条约》成员国,但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民用核能计划,并向美国寻求技术支持。如今巴基斯坦公开承诺提供核保护,可能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密切关注。有分析认为,此举可能刺激伊朗加速核武研发,甚至导致中东陷入更复杂的核竞赛。
美国CNN评论称,此次协议反映出海湾国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度下降,未来中东可能形成新的地区安全联盟,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。
结语
巴基斯坦与沙特的防务协议不仅改变了两国的战略关系,更可能重塑整个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。核威慑的引入让地区冲突的风险陡增,而以色列、伊朗、印度等国的反应将决定未来局势走向。这场“新冷战”是否真的会爆发?国际社会正屏息以待。
发布于:天津市